心理健康咨询热线:029-88623959
4岁的小雨,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坐在电视机前,双眼死死的盯着屏幕。不出去玩耍,也不喜欢游戏,更不愿意与人交流。久而久之,他孤独、怕羞,见外人不敢抬头,明显区别于其他孩子。种种迹象表明,小雨患上的是“电视孤独症”。
近代,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革新,电视的普及导致儿童孤独症的患者显著增涨。“电视孤独症”多见于3-7岁的儿童。其特征是为儿童长时间地看电视,觉得离不开电视,整天与电视为伴,不关心周围的事物,对玩具不感兴趣,也不喜欢接触小朋友。当不看电视的时候就会焦虑不安。国外专家观察发现,患了"电视孤独症"的儿童,即使经过最好的教育,将来能够适应社会、正常生活的也只有1%,这充分说明儿童过分迷恋电视所产生的严重危害性。
患“电视孤独症”的特征
►电视占据了较大部分时间,整日与电视为伴。
►对周围的事物不关心,对玩具不感兴趣,也不喜欢和小朋友接触。
►不看电视时,会显现出焦虑不安。
►看电视时,不让别人打扰,
►时常模仿电视中人物的行为举止,说话语气等。将电视节目中的故事情节背得滚瓜烂熟,文不对题地应用于日常生活,有的孩子还出现自言自语等反常行为。
以上种种行为表现出儿童患上了“电视孤独症”。这类患儿性格孤僻,缺乏生活经验,缺乏学习能力,缺乏责任心,缺乏应对环境的能力,不能适应社会且情绪波动较大。
患“电视孤独症”的原因
儿童属于智力,性格,人格各方面都发育不完全的阶段,他们没有独立的思维能力以及辨别能力,主要是靠环境的影响以及行为模仿。过多地看电视,使大量的电视信息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儿童的性格和行为之中。所以电视看得越多,对儿童的影响越大。
患“电视孤独症”的危害
患“电视孤独症”的孩子,长期处于独身一人的状态,时常会忘了周围一切的存在,陷入虚幻的情景之中,想入非非,从而导致心理严重变态。
这些孩子由于缺乏学习能力,所以积累不了生活经验,不会处理日常生活,也不会与他人交往,面对周围的事物会显得束手无策,没有适应社会的能力,长大后很容易成为心理不健全的人。加之,电视节目没有明确的过滤方式,充斥着五花八门的信息,孩子并没有辨别好坏的能力,对孩子的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影响。
“电视孤独症”的防治
►限制儿童看电视的时间。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最好不超过0.5-1小时。
►筛选电视节目。选择适合儿童看的节目,内容与儿童的年龄相适应。比如:动画片、木偶片、儿童文艺节目、知识小品、智力竞赛等节目。
►家长自己也要行为规范,少看电视。多和孩子相处,给他讲故事、玩游戏,转移他对电视的注意。
►家长陪同观看电视。给孩子解释电视节目中孩子不清楚的内容,帮助孩子正确理解。之后,可以让孩子复述电视内容,培养孩子的分析、表达、记忆和判断是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