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不大吼,就是对孩子的温柔
孩子天生是没有保护屏障的,他们一切的安全感都来自于父母与家庭。你可能不曾想,你不经意或是在情绪中讲出的一些言语,也会给孩子带去伤害。学会区分暴力言语,看一看以下两种对话方式是否发生在你与孩子中间,如何用正确的表达与孩子平等尊重的交流呢?
1、给出没有评判的观察:当我听到/看到…
区分观察与评判:
-你从来都不听我的。(评判)
-我跟你讲话的时候,我看到你在看书。(观察)
-你太懒了。(评判)
-现在十点了,你还没有起床。(观察)
-你不负责任。(评判)
你所能做的:真实地表达自己,不评判也不挑剔。不要把你的孩子贴上好的、坏的、懒散的、努力的、聪明的,或者蠢笨的标签,要跟他们分享你对他们清晰的观察,告诉他们你看到他们做了什么,如何影响到了你。
2、提出可“执行”的请示:如果你愿意…
一个有效的请求必须是“可执行”的:
-你是否愿意花上十分钟时间帮助我收拾一下卧室?
-现在你是否愿意和我来一次头脑风暴,我们一起想个办法,看看怎么帮你记住饭前洗手这件事。
-我正在打电话,你是否愿意接下来的十分钟小点声音?
不可执行的请求:
-你就不能看看家里有什么需要做的吗?
-你能从现在起记住饭前去洗手吗?
-你可以多为别人考虑一下吗?
区别“请求”与“要求”:
-如果听到“不”的时候感到很不开心,你也许提出的就是一个要求。
-倘若你提出的是一个请求,就可以接受“不”的回应,并把它作为建立联结的一个契机。
始终记得,身教重于言传。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也时刻记得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模式。因为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