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品牌介绍 咨询范畴 咨询团队 门店环境 咨询流程 咨询案例 心理知识 乘车路线
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知识 > 亲子教育 >

你都几岁了,还在怪原生家庭?

       “生命中大部分的人际关系都是孩提时代与父母关系的复制。所有人际关系都反映了你与父母的关系,所有关系都会真实反映你与父母之间所发生的事。” 或许我们看不见,但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受到系统成员的影响。那些父母的思想观念、性格特点、行为方式、夫妻关系等确确实实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我们将其影响归纳起来,称为“原生家庭”。
       电视剧《都挺好》讲述了一个“中国式家庭”里的三个子女,因为家庭“重男轻女”的思想,他们三各自不同的人生际遇。明明是一家人,同一对父母,却实实在在身处不同的原生家庭。
       大哥是清华毕业生,在家里考了两年终于考上斯坦福的研究生。但是每年却需要15万的生活费。明玉妈妈就一句话“上学是给你们老苏家光宗耀祖,就是砸锅卖铁也要送儿子去读书”。
       二哥是典型的妈宝男+啃老族+虐妹狂,从小仗着母亲的宠爱在家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没考上大学,母亲花钱找人给他上了个二本学校, 毕业后家里再次花钱托关系给他找了份好工作。他说想在工作前出去旅游,往家里借两千块钱。母亲直接说“借什么,不用还,妈赞助了”。
       对比之下的三妹明玉想要一千块钱报尖子生冲刺班,却被嫌弃什么班那么贵。班级第一,年级前十的三妹说想像大哥一样考清华。被母亲反驳,一女孩家上那么好的学校有什么用。为了大哥上学可以卖房(卖的还是明玉那间),妈妈连连一本复习资料不都舍得给明玉买。从小哥哥们,上学时的早餐是火腿鸡蛋,三妹的是泡饭;哥哥们喝牛奶果汁,妹妹喝白开水。
       ▼
       李开复说:“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责难他人。在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常常忧虑。在嘲笑中长大的孩子,个性羞怯。在羞耻中长大的孩子,自觉有罪。”“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自信。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能够忍耐。在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恩。在认可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自己。”
       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行为、心理起着决定性作用。无论你多不愿意承认,这都是事实。将自己不太理想的生活状态归结于原生家庭,是对自己生命不负责。这在策略上是错的,你因为过去,浪费了现在,没了未来。无论什么样的原生家庭都不会阻止你成为更好的人。
       有一种说法,25岁以后,就不要再怪原生家庭了。25岁,一个人基本完成了大学教育,有了工作,自食其力,自我发展了,命运更多掌握在自己手里。东野圭吾在《时生》一书中说“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只能尽量打好它。”三妹明玉够志气,果断与原生家庭脱离了关系, 靠自己的能力勤工俭学,并在打工期间遇上了人生导师,成为公司高管。在母亲去世后,面对啃老族二哥的指责自己冷血凉薄的时候,能够有底气的说出母亲的墓地葬礼都是我出的钱。有底气,有手段。
       ▼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原生家庭,努力让自己变的更好才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如果你仍处于原生家庭的伤痛,可以尝试疗愈自己。
       不要试图改变别人
       不要试图改变父母和人的相处方式,改变他们固有的观念。一般情况下,不但你会以失败告终,还让自己深陷无力感之中。没有能力改变他人,不是我们的错。认清这一点,就不会陷在无能为力里面那么痛苦。但如果原生家庭带给你的是反反复复的伤害,请放弃一些情感上的依赖和幻想,勇敢远离,隔离。 
       放下过去朝前看
       成年人不应试图将所有的不幸归结于父母,这是不公平也不负责任的。已经发生的事情早就成了定局,过于纠结于事无补。说实话,大多数父母在他们那一代,小时候经济拮据,只能够的上温饱;教育匮乏,更像是在乡间地头瞎跑的野孩子。或许他们自己就深受原生家庭的,你又如何要求他拿十分的智慧去养育呢。不懂爱的父母,都是曾经没有得到爱的小孩。他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他们也有自己的局限,但给我们的已经是当时的竭尽所能了。
       将一切归咎于外界只会让自己处于受害者模式。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虽然我们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成长,但是我们可以重生。原生家庭终究是过往,往后的路,自己对自己负责。
电话:02988623959工作时间:09:00--18:00
地址:西安市莲湖区唐延北路20号太和时代广场C座506室
©西安圣心安诺心理咨询有限公司陕ICP备20007033号
点击咨询在线预约
  • 在线顾问当前24人正在咨询...
  • 心理在线客服邀请与您对话点击查看
  • 您有一条新消息:1接受对话
  • 在线咨询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