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生竟然也厌学!空心病:好孩子的职业病
最近看到一些报道:“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30%北大学生竟然厌学,只因得了空心病。”
“空心病”这一概念是由北京大学危机干预中心的徐凯文老师提出的,他发现在北大学习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缺乏价值观,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徐老师将其归因于“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比喻为“空心病”。
是什么正在毁掉我们的孩子?有的孩子焦虑的不得了,不管做到多好,还是觉得不够。越来越多的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也没有什么生活目标,没有激情,没有动力。
正巧看到一个报道:一8岁女孩独自到加油站求助。原因听起来有些好笑,却也让人心疼,因为妈妈给女儿报了不少补习班,见她没做完作业还撒谎,女儿便被赶下车。于是跑到附近的加油站,只为了想躲开妈妈,孩子跟加油站的工作人员说:作业太多了,只是想休息一天。
空心病的特点是什么?
越是成绩好的孩子越是容易患上“空心病”。通常,这些“别人家的孩子”人际关系是良好的,并且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停地维系着他人眼里良好的自我形象。正常人每过一段时间就会什么都觉得没有意义,兴趣缺乏,没有兴奋感,可能是疲劳所致。但空心病不是,这样的状态会持续很多年。
我不认为只是“好孩子”空心了,整个社会空心了,才有这样的结果。我们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如果孩子出了问题,大概家庭和老师都有问题,孩子本身是不会有问题的。一切向分数看,已经成为很多家庭、学校的教育观。并且,他们自己也完全认可这样的教育观,对自己的孩子变本加厉地实施。
空心病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病,诞生的沃土就是功利的应试教育,它背后代表了一种强烈的价值观,即“我只要能够达到一个好的分数,我可以放弃一切、忽视一切、抛弃一切、践踏一切。”徐凯文老师也质疑功利教育中“买椟还珠”的现象:在社会集体焦虑的背后,反映的是人们缺失的内在价值感。如果孩子从小被功利的目标推着走,长大后就会变成没有内心尺度的“空心人”。
空心病≠抑郁症
“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但也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了我就开心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足,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头。”“我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迷雾的草坪,草坪上有井,但不知道在何处,所以有可能走着路就不小心掉进去了,在漆黑的井底我摔断了腿拼命地喊,我觉得我完全没有自我。这一切好难。”“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19年来,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这是患上“空心病”的孩子在日记里的一些只字片语。
可能有人会问,空心病是不是抑郁症的一种?
空心病确实具备了抑郁症的某些特征,比如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与抑郁症不同的是,空心病更多是一种价值观的缺失。作为孩子人格形成的塑造者,家长的教育方式显得至关重要。
他们为什么找不到自己?
因为他们自己的父母和老师没有能够让他们看到:一个人怎么样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地活着。那些成绩很好又看上去很听话的孩子,空心病最易产生。家长如果不通情达理,一味觉得孩子有问题而不是他们自身的问题,再一味的责怪孩子,孩子很容易极端。同时家长应予以重视,注意让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多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而不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如果发现孩子有“空心病”的症状,务必予以重视,向专业人士求助。
请许给孩子一个美好人生
每只弹簧都有它一定的拉伸限度,一旦超过极限,再想恢复这个弹簧的功能就很难了。现在不少孩子,就像只“被拉坏了的弹簧”,当来自教育系统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压力过多地传导到他们身上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可能就塌陷了。我们要警惕那种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去应对“空心病”的做法,莫将自己“望子成龙”的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
没有人可以一直处在阳光下,也没有人能一直待在阴影中,我们既要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也需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放下对孩子过多的期望,孩子才能有更多空间让自己的心得到成长。
愿你的孩子,既能享受阳光,也懂得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