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人格:为什么关系越亲密,越使我感到不
“当我感到抑郁、焦虑时,我不会得到照顾,没有人愿意与这样的我在一起。”
“我自己可以,我不需要任何人。”
“他们接近我,最后还是会离开我。算了,不值得。”
“与其被关系抛弃,不如我先做那个放弃关系的人。”
……
面对亲密关系、朋友家人,甚至自己时,你是否有过类似的想法,也是这样在不断地拒绝着自己和他人。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回避型人格,回避型人格主要外在表现为: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和自卑;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批评处境的过分敏感;因习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的潜在危险,所以有回避某些活动、他人和关系的倾向。
心理学上定义,人格是由不同成分组成,由遗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以及孩子与父母(依恋对象)最早的互动体验,这些形成凝聚的、持续的结构。就像我们个人的生理存活需要氧气,而心理存活需要他人的回应,需要他人的关系和连接。父母作为我们最亲密的接触者,可以说,父母是怎样的一个人,影响了孩子的人格成长。
在婴幼儿及孩童时期,与重要他人的关系构成持续一生心理生活本质。由此看来,回避型人格看似在拒绝他人,实际上是为了保护自己,免于再次重复过去和父母(依恋对象)相处时那些最痛苦的体验——惧怕再次被创伤。
这种恐惧的失败的体验通常是两个阶段依序发生:在第一个阶段,孩子情绪上(心理)的需要被父母回绝后导致痛苦的情绪反应;紧接着第二个阶段,孩子渴望父母的回应,以减轻受到挫败的痛苦反应。可是,父母(或重要养育者)常常断然拒绝孩子的这种需要,频繁重复这些令人失望的互动。结果就是:孩子认知到自己抑郁、焦虑的情绪状态是不受父母欢迎的。在这样的认知下,孩子常常否认、隔离、回避这些痛苦感受,这样就不至于危及自己与父母的联结,逐渐就发展形成为回避型人格。
如何应对“回避型人格”?
- 做 自 己
任何心理问题,其实都存在着认知上的局限性,要解决问题就需要扩展自己的认知。同样的一件事情,可以有多一些解释,或者从多个角度去解读。
比如,可能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跟爱人说:“洗衣机的衣服洗完后晾到楼顶上去”。结果晚上回到家却发现衣服被晾在了阳台上!这个时候,其实可以有一百种解释,比如他今天比较忙,没时间拿到楼顶;他早上没有听清楚、今天他拿到楼顶的时候天有点阴,所以又拿下来了......
所以,你可以尝试通过扩展自己的认知,来突破原有固执的思维方式,然后不断的自我察觉来刻意练习,慢慢就可以调适回避型人格障碍。如果很长一段时间还是没有得到改善,持续的生活在痛苦当中,建议及时做心理咨询。
- 做 朋 友
如果你想要帮助这样的“回避型”的朋友,你可以告诉TA你是可以被信任和依赖的,帮助TA形成新的体验,并验证这样的体验。与此同时,新的认知也在慢慢地形成,矫正原来固有的内在思维。当TA感受到被接纳、被理解,一个安全的场被建立起来,愿意有人在TA抑郁、难过时陪伴,并且不会被抛弃、放弃。TA原先的厚厚的壁垒会一点又一点地被软化,生命活力会慢慢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