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溺过水的人,永远不知道无法呼吸是怎样的
今年的坏消息,似乎特别的多。看似连锁事件的反应,接二连三的发生,让人们措手不及。尤其是年轻生命消逝的悲剧,总是让人格外痛心。不知道是因为生活的挫折,还是其他应激事件的诱发,很遗憾,我们已经无法了解他们离开的真实原因。但这同时也警醒着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正在因自己高敏感的性格遭受困扰,这个人或许是你,或许是你身边的人。
常说人格是一把双刃剑,这让我想起丹麦心理治疗师伊尔斯·桑德在《高敏感是种天赋》这本书提到:在我们身边,每5人就有1人高度敏感。高度敏感度的人,除了极具创意、认真负责、善解人意的优点之外,还容易有以下这些表现:
· 对于发生在自己周围或产生内在的变化,都能迅速察觉;
· 过度的自我反省,当事情进行得不顺利的时候,会自我归咎;
· 情绪不稳定,容易被他人的意见影响自己情绪的平稳,负面堆积。
心理问题并不是人们口中所说的矫情,它犹如身体上的病症跟随着受困者,无法使用自身的免疫能量主动消除。这些事件的主人公最后的不理智,看似悄无声息的到来,实则是日积月累的折磨。
◎重要的参照体系,喊停内心戏
人的思维只有钝感系数与敏感系数相平衡,才更容易保持较为理性的思维。 刘易斯指出,有一种归因谬误(attributional error)相当普遍:“归根到底,我们都会将自己的精神状态归为错误的原因,比如把暴躁的情绪归为某人说的某句话,但其实是因为我们饿了或者累了。”在特定的情况下,人会执着地觉得人生,尤其是自己的人生不值一过。但是几个月后,这些看法就会变得和自杀时截然不同。有时候是因为服用了抗抑郁药物,有时候只是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还有时候甚至只是自己的内心发生了某种神秘的转变。
◎把软弱做成盾牌,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高敏感、容易自我攻击的人,那你就需要磨锋利它有用的一面,同时也要让割伤自己的一面变钝。因为了解自己,才会接纳自己,很多人就是从这里面获得了神奇的能量来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群体。就像本来不愿意拆开的礼盒,终于想通打开了它。
如果你正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如果你有自杀的念头,那么一定要寻求帮助、救援。要相信,这一定可以是让你从痛苦泥沼中拔出来的契机。